晓玲,我朋友的女儿,河南南阳市人。
晓玲去年高考以理科666分的成绩,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,学的是计算机专业。

前几天,我采访了晓玲,说你高考这座山算是翻过去了,能不能给今年的学弟学妹们传授点宝典秘笈啥的,给他们一些建议呢?
晓玲笑了,说,哪有什么梅花宝典武功秘笈呀,倒是可以说说我的感觉,或许对他们有所帮助。
于是晓玲便打开了话匣子,像是竹筒倒豆子,说的倒是很生动,很实在,也很有用,我当老师的都感觉耳目一新。
晓玲说,那我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吧,重点说说高考前这些天应该做些什么。

首先,我觉得高考前的心态非常重要。
很多同学高考越是逼近,心里越发慌,吃不好,睡不好,心情不好,学习效率当然不好,这就叫关键时刻掉链子。
我也一样,高考前曾经为排名下降心情大坏,发现高考越来越近,就特别恐慌,很紧张,还觉得不真实,脑子里输入的都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等负能量,知识就输不进去了。
怎么办?赶紧自我调整,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,平时像高考,高考像平时,别把高考当成一根葱,越不要强调高考有多么多么重要,压力就越小,就把高考当成平时的普通考试就好了。
还有个办法,就是多运动,还要把焦虑写进日记里,把负能量都倾泻出去。

第二,高考前不是冲刺,是调整。
人们常常会给高考生鼓劲加压,说要冲刺高考什么的,这样做适得其反。要我说,高考前不是冲刺,是调整。
把作息时间调整为高考作息,根据高考的时间科目来学习相应的科目,比如上午学语文,下午学数学,以前是早上学英语,改成下午学英语。

第三,“种知识树”和“下梦棋”。
高考最后十天二十天,别再往深里学了,告诉你个巧法儿,就是“种知识树”和“下梦棋”。
所谓种知识树,就是把课本上的每个章节,每个单元乃至整本书画出一个知识结构图。就在纸上画,比如知识的主干是什么,枝节有哪些?我那时候是把每一科目都用大纸画出来,贴到墙上,没事就反复看。
所谓下梦棋,就是把知识树装进脑子里,闭上眼睛反复回忆,像高明的棋手不看棋盘走棋一样,这样做就是复习,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把知识系统化,能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,然后查漏补缺。

第四,进考场的注意点。
进入考场,监考老师会提前5分钟发试卷,千万别拿着笔去写,这样做违规,也不科学。
考试发下卷子,先别急着做,立即去浏览所有题干,尤其是大题,注意观察题型、考点、题目要求有没有变化,比如作文体裁变了、某道题创新了,这样也好有个心理准备
考试中,要先易后难,遇到拦路虎,5分钟没有理出头绪的,就赶紧放过去。一道答题限时15分钟,15分钟还做不出来,放过去。把会做的题做完,该拿的分一定拿到,最后有时间了再去攻难题。有不会做的题很正常,不可能每个题你都会做。
遇到叙述性的简答题、综合问答题,如果不会做,完全可以“蒙”,蒙也是有技术性的,先抄题目,题目就是论点,然后围绕题目列出一二三来论述,用论据支持论点,评卷老师是根据层次给分的,说不定你蒙上了几个,就会给你分数,如果空着不写,那就是0分。
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的铃一响,不管在做什么,立马去检查答题卡涂了没有、题号对应上没有?

第五,高考后立即转换跑道,准备填报高考志愿。
有很多同学不重视高考志愿的填报,高考考得很好,什么都会,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知识却一无所知。自己也懒得去做功课,索性交给了父母。
有很多父母也不会呀,就花高价找咨询公司,弄来弄去也不是你自己报的志愿,最终录取的学校和专业你不一定满意,这就悲剧了。
自己的事自己做,我的地盘我做主,高考志愿填报一点都不难,就那么几个步骤,找准位置,圈定学校和专业,征求老师和家长的意见,最后确定正式志愿。
你把事前圈定的学校和专业这一块弄清楚,功课做扎实,比如往年录取分数多少,学校录取规则是什么?毕业后去向如何等,你下功夫了,就会成为自己的志愿填报专家。

我还有个感觉,就是高考比平时的考试容易。
容易的原因,一是高考命题更科学,也更简单一些。二是高考70%的分数都是基础,卷子上70%分的题,只要你基础够扎实,直接套定理公式就能做出来,基础知识很重要。因此,高考并不那么可怕。
最后提醒一点,你是一个高考生,高考就是你的全部,没有什么比高考更重要,不要分心,不要受外部环境的干扰,全力以赴翻过高考这座山,你会发现会有一个更广阔的天地。